2月底,棕櫚油1705合約跌至5730元/噸的3個月低點后,超跌反彈。不過,反彈只是行情走勢的插曲,后期利空壓力仍有待釋放。
棕櫚油產(chǎn)量恢復或超預期
過去20年,馬來西亞油棕樹種植面積大幅增加,2015年較1996年的269萬公頃翻了一番,年均增幅約15萬公頃。2011年以來,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從500萬公頃增加至2015年的564萬公頃,增幅為13%,其中成熟面積由428萬公頃增加至486萬公頃。由于油棕種植面積大幅增加,2017年棕櫚油產(chǎn)量將超過正常水平,預計2017年棕櫚油產(chǎn)量在2050萬—2100萬噸之間,較2016年增加約350萬噸。
印度植物油進口開局不利
印度植物油年度是從11月至次年10月。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,印度共計進口植物油341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402萬噸下降61萬噸,降幅高達15%,主要是秋收作物豐收,增加了國內(nèi)植物油供給,抑制部分進口。此外,大額紙幣廢鈔運動放緩了終端消費者的購買力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需求和進口。
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,印度共計進口脫膠豆油56.3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118.9萬噸下降62.6萬噸,降幅高達53%。在豆油進口大幅下滑的同時,棕櫚油進口也有所下降。在印度植物油年度的過去3個月里,印度進口棕櫚油共計213萬噸,小于去年的235萬噸,主要是國內(nèi)大豆豐收。印度不同于我國,其主要以進口毛棕櫚油為主,精煉棕櫚油所占比例較低,今年仍是如此,但也有所改變。印度毛棕櫚油進口量為144萬噸,較去年的171萬噸下降27萬噸。然而,印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量達到68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61萬噸增加11%,創(chuàng)歷史同期新高,精煉棕櫚油價格平水甚至貼水毛棕櫚油是主要原因。
葵花籽油進口大幅增加。前3個月,印度共計進口葵油56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40萬噸增加16萬噸,處于近年同期最高水平,高于2014/2015年度的50萬噸和2013/2014年度的36萬噸??瓦M口增加幅度很明顯,主要是葵油與其他植物油價差縮窄,性價比提升。
非洲、中東進口雖強勁但獨木難支
非洲和中東棕櫚油進口需求強勁。從馬棕油出口目的地看,2016年非洲8國棕櫚油進口231萬噸,較2015年的147萬噸增加16%;中東前兩大需求國土耳其、伊朗共進口102萬噸,較2015年的73萬噸大增40%。但從印尼棕油出口目的地看,非洲進口從198萬噸下降46萬噸至152萬噸,降幅為23%;中東進口小幅下降13萬噸,從211萬噸降至198萬噸。
整體而言,2016年在包括中國、印度和歐盟等主要棕櫚油消費國進口均下降的背景下,非洲和中東進口逆勢增長,顯示非洲、中東未來潛力巨大。但恐獨木難支。
總之,棕櫚油市場上方壓力重重。
(責任編輯:DF306)